體外沖擊波技術介于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之間的一種物理新型治療方式
體外沖擊波療法技術
始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和臨床實踐,
現在已經是治療多種骨肌疾病
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尤其對近關節骨骼肌腱的運動性損傷和
缺血性骨壞死都有非常好的療效,
比較常見的腱鞘炎
也已經是沖擊波常規的適應癥。
那么,什么是沖擊波呢?
為何它有如此神奇的療效呢?
沖擊波是一種機械波,作為一種物理治療,是介于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之間的一種新型治療方式,具有激活成骨細胞,促進新生血管形成和細胞修復與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松解軟組織粘連,減輕慢性炎癥,緩解疼痛等作用,對肌腱筋膜病變的慢性疼痛及骨折不愈合有驚人的療效,是當今治療軟組織疼痛最佳的手段之一,具有非侵入性,組織損傷小,療效顯著等優點,故而也譽為“綠色療法”。
沖擊波治療優勢?
免除外科手術;
療效確切,治愈率達80-90%;
非侵入式,無創,風險??;
不傷及正常組織,只針對壞處尤其是壞死細胞起作用;
不需住院治療,不影響正常生活。
相對于傳統外科治療,該項技術有許多優勢:無創、療效顯著、風險低、治療周期短、并發癥少、費用相對低廉。
體外沖擊波治療儀的沖擊波,是一種通過振動、高速運動等導致介質快速或極速壓縮而聚集產生能量的具有力學特性的聲波,可引起介質的壓強、溫度、密度等物理性質發生跳躍式改變,并產生物理效應、生物效應從而達到治療病痛的目的。
物理效應:
①機械效應,即當沖擊波進入人體后,在不同組織的界面處所產生的加壓和撤壓后牽張效應;
②空化效應,即存在于組織間液體中的微氣核空化泡在沖擊波作用下發生振動,當沖擊波強度超過一定值時,發生的生長和崩潰所產生的效應;
③熱效應,即沖擊波在生物體內傳播過程中,其振動能量不斷被組織吸收所產生的效應。
生物效應:
①組織損傷修復重建作用;
②組織粘連松解作用;
③擴張血管和血管再生作用;
④鎮痛及神經末梢封閉作用;
⑤高密度組織裂解作用;
⑥炎癥及感染控制作用。
治 療 范 圍
1 |
四肢軟組織慢性損傷性疾病 (1)肩部:肩周炎、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 肩峰下滑囊炎、鈣化性崗上肌腱炎。
(2)肘部: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內上髁炎。
(3)手腕部:腱鞘炎、手指關節炎。
(4)膝部:髕腱炎、膝關節炎。
(5)足部: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腱短縮。
(6)頸腰部:頸肩肌肉疼痛、尾椎痛 、 腰椎第三橫突綜合癥等。 |
2 |
骨組織疾病 骨不連、骨折延遲愈合及不愈合、 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 |
|
其他方面 偏癱腦癱:肌肉痙攣、神經損傷。
創面愈合:傷疤愈合、糖尿病足、壓瘡。
男科疾病等:陽痿、前列腺炎、陰莖硬結癥。 |